楼主 为什么新能源渗透最多的是这些城市?
发表于2022-06-29 15:26:23查看 280回复2浏览 280

在大家的印象里,新能源汽车应该在哪些城市增量最多?或者说在增量中占比最大?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应该在北上广深杭这些一线城市,毕竟在这些城市里,一方面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受到限牌限号甚至不贴政策的影响,产生了对新能汽车刚性需求。

但是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在5月份里,新能源渗透率占比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上海、亳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许昌、鄂州、崇左、柳州、宿州、来宾、芜湖。除了最高的上海市之外,其他的城市可谓都是三四线城市,这个结果似乎真的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又似乎意料之中,这就是说明了个非常重要转变:
源汽市场在从政策驱转向为个人需求驱,由个人需求驱带来四线城市市场激增。

过去传统印象里,新能汽车销量更多的因为政策驱的,比如因为我要车,但是摇到燃车牌,但新能牌照要摇号或者更容易得到一,所,我只能选择新能汽车。这个就叫做政策驱,这种选择一种被动的择,因为从某种程上来说,实际上,是被的,无法择的。

而5月份的数据却指向了另一个情况,在除了榜首的上海市,其他9个城市基本均未有出台限牌和限购政策,这说明了消费者实际上是处于主动的进行了选择,也就是说消费者是更多的因为产品力来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选择的趋势正在四线城市所扩大。而究其后的原因,更多的择原因都指向了产品力的优势。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生活在一个江浙的三线城市,城市多年来没有任何的对新能源特别的限制和鼓励政策,周边很多小伙伴对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特别的兴趣,我18年买了一部新能源汽车,身边几个朋友都在问,好好的燃油车开,什么能源?甚至还有亲戚问“一漏会不会变成椅?”但是就在今年,身的新源车下子了起来,比如一个学妹新购了一比亚迪秦PLUS DMI,很奇她个女孩子为么会购这车,就和她聊了几句,归结起来概是这几个原因:
1.价太
2.纯续航
3.听说要涨

别看女孩子不懂车,其实她选择的理由非常精准的切中了比亚迪秦PLUS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秦PLUS用的是全新DM-i超级混动技术,这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的优势所在。DM-i超级混动技术主打“超低油”。秦PLUS作为DM-i超级混动技术下首款型,公里耗低至3.8L,电满状态可行超过千公里,值得一说是这里的3.8的耗并是综合油耗,而是电情况下的耗,常具有硬核力。更重要是秦全系价格仅为10-14万,免购置税+限行+不限,而且颜值和空间都比较线,产品定在紧凑级轿这个大量市场对竞品形成碾压的竞争力,单的想想,这个位里甚至更一点区间,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拥有秦PLUS的竞争力。

而秦PLUS的销量数据也正在说明这个原因,从秦PLUS上市依赖,销量基本稳定在月销2W台左右的这个水平上,2W水平是什么概念呢?从简单的数据来看,在秦PLUS入市以后,同级别的传奇车型——卡罗拉销量数据不断走低,稳的被秦PLUS压制,消费者真金白银做出的选择,比么对比评测都要靠谱。

从这个简单的案例中,其实可以看出比亚迪的对于新能源的深刻思考,远远不至于卖几辆车这么简单,其实在更早的时间节点,比亚迪就在更广的范围内布局了全国三四线的销售网络,说个很简单的情况,如今在任何三四线城市,你可找不到蔚小理,但你绝可能找不到比亚迪,甚至很多海外城,你应该大数情况能找到的国产新能汽车品牌就比亚迪。所,我们车友之间有笑话:
过去,没钱买比亚迪(比亚迪宜,没钱只买比亚迪)
现在,没钱比亚迪(比亚迪越来越贵,想比亚迪买不起了)

这其实绝不是一句玩笑,去年以来,比亚迪的品牌向上的正循环趋势已经非常明确,比如比亚迪的旗舰新能源轿车—汉,成功呈现出持续热销的局面,在中国有1127款车型在售,其中43款车月销过万。这里面,整体售价超21.8万有12款,大型C级轿只有4款,比亚迪就是其中之

而汉的热销为比亚迪为比亚迪成功引入了全新的客群群体,提供了较大数量的正向口碑激励,尤其是这些新客群大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裂变式的口碑营销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部分“极端”迪粉的片面夸所带来的负作用,真正体现出比亚迪“科技为先”技术形象。从而形成了正向循环良性式。

,比亚迪的品牌上仅仅一个缩影,过这些转变,让全世界看到一家国企业的勇、视和担,看到中国力量在个个领域的崛起和大,看到这个古民族正在入再次的伟大复兴。#星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