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10-17 10:16:59查看 10506回复10浏览 10506

秋天的瘦西湖,秋风款款,秋菊飘香,秋水荡漾,秋色连波。从南门进园,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北走,脚下的路就是“长堤春柳”。如逢烟花三月,通道旁树树桃花灿若晚霞,株株柳树像团团绿雾,一派桃红柳绿的江南春色。秋阳映照,如说烟花三月瘦西湖是妩媚的,那么金秋十月瘦西湖充满诗情画意。波光粼粼的湖上,时有艘艘鱼舫缓缓驶过,远处传来阵船娘优美的歌声。人在岸上走,却有一种疑在画中行感觉。
      “长堤春柳”的尽头是徐园,有“园中有园”之称。园有黄迭砌荷池,外有水,有池塘,池水与湖水相通。池旁“听鹂馆”,取杜甫“两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天”之意。园内还有春草池塘、疏峰馆……馆阵列镬两具,相传为南朝萧梁时的镇水之物,距今已有一四百年。
与美丽的五亭桥遥相呼应是湖对岸的白塔。小白是一实心,四八角,周边佛龛中雕有十生肖像。塔比例匀称,体洁白,极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美,立金黄的树丛中,格外耀眼。再往西走,就是十四桥了。
二十桥,连接熙春台和望春楼,白色拱桥,桥台阶、栏杆均取二四。此桥虽重建,却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宋姜夔曾写《扬州慢》,“……二四仍,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桥的面是“静香书屋”,扬州怪诸人书画甚多。对景怀人,免了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几何。
走下二四桥,前方屹立一块石碑,碑石上有毛泽东亲笔书写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吹箫。”
     瘦湖没有北方景的放狂或庄严肃穆,也没有江南景的桥流水或青山碧水。她的妙之处,是种婉转淡雅美,而历代人轶又为她增添一份文化底蕴。如刻画成人的话,苏杭应该貂蝉与西施,那瘦湖则应是林黛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