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09-20 00:13:55查看 128回复0浏览 128

⭕️ 为什么是隔空手势?

🍗 隔空手势操作,在智能座舱内的使用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在一些特殊场景(躺下休憩、后排乘客操控等)下,用户可以躺姿完成某些操作而无需起身。

1. 优势—

• 隔空手势,突破了操作距离的限制

• 隔空手势多与其他模态匹配,避免误识别,同时能提升操控准确性

2. 劣势—

• 整体操控效率偏低

• 操作无法获取快捷的反馈,例如触感

 

⭕️ 奥迪概念车urbansphere——隔空旋钮

🍗 用户可通过注视车门实体旋钮作为触发条件的同时,伸手做隔空旋转手势,触发实体旋钮转动,紧接着旋钮上会实时显示温度值,以此来判断是否达到理想温度,从而隔空完成调节空调温度的目的。

 

⭕️ 视觉模态—VS一隔空手势

🍗 隔空手势操作,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视觉模态的一种类型,车内图像识别的设备将隔空手势抓取到并转化为车机系统可读、可识别,并能转化为命令的输入信息而完成整个操作。

🍗 隔空手势的识别,这整个过程就好比人的眼睛去识别另外一个人的招呼手势。

🍗 具体的模型表达详见上图。

 

⭕️ 视觉模态——隔空手势

🍗 车机内的视觉模态—

🍗 这类模态在给车机做输入时,一般都可以转化为视觉画面(2D或者3D)的信息。

🍗 相对人而言,就是可见的内容,只不过人类通过眼睛,车机通过摄像头,而且不同类型的摄像头还可以捕捉人不能获取的信息,比如红外信息等。

 

⭕️ 预了解更多,可回主页进入多模态交互专题系统化了解。持续更新,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