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5-14 13:07:37查看 87回复0浏览 87

最近,美国两大车企巨头福特和通用,都宣布将减少电动车产量。福特汽车宣布在美减少电池订单,从而减轻电动车业务亏损。同时,计划减少电动车型的支出和新车发布。通用汽车也宣布今年同样要减少电动车销量,销量目标从40辆减少到25万辆。

电动车遇冷的局面今年在欧美市场普遍发生,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季度大众在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暴跌近25%。

这个局面由多种原因造成。有媒体指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展开的价格战,对这些欧美车系巨头的新能源车市场带来冲击。

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一重因素,欧美电动车发展的步伐也正在放缓。其成本居高不下、补能等基础配套设施布局不完善等短板正越发突出。

成本问题,首先补贴退坡是首要原因。欧美国家电动车价格昂贵,以比亚迪海豚为例,其在欧洲的起售价是 2.999 万欧元,折合 22.9 万人民币,是国内价格的 2 倍,而这个价格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已经算较为惠的档位。因此电车补贴,是激欧消费购买动车重要段。

而去年许多国家开始取消或降低此补贴,比如德国在2023年底突然取消电动车补贴,导致12月电动车销量减半。此外瑞典也降低了电动车补贴力度和燃油税。因此电动车的价格力优势不再突出。

再加上,欧美国家电价也非常昂贵。有相关数据显示,德国 2023 年直流快充每度电的价格普遍在 0.54 美元到 0.79 美元之间,折合每度电要 4 到 5.8 块钱,交流慢充的价格也普遍高于 0.44 美元每度,折合 3.2 元人民币。再加上充电施也完善,带来消费者对电动的热消退。

市场遇冷之外,对于电动车厂商而言,技术和成本的挑战也是他们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而目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一投资的回报变得模糊。再加上,这些欧美造车巨头们在燃油车业务上仍旧能够收到丰厚的回,这让他们在推电动发展姿态上不再那么积极。

国内电动车发展如火如荼,欧美电动车发展放缓的局面却不知会延续多久。或许在传统造车巨头们看来,电动化的未来终究只是未来,在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今还是选择相信过往经验,把握住收益确定性更高的燃油车业务,对电动发展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