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5-15 05:49:44查看 3670回复22浏览 3670

2017年,我司参与研发的美系肌肉三巨头之一Camaro ZL1 1LE在纽北拿下了7‘16‘’的圈速,让”美系大V8,环保去™️”真正成为了一段佳话5年后的2022,宝马带着售价为前者倍的全新M4 CSL勇闯纽,拿出了7’18‘’…好成绩大家始质疑那个年保时捷GT3都要礼让分的巴伐利亚鬼火少年如今去了

 

答案很简单:宝马还是宝马,但大家都已成了宝马(保时捷已经成神了不参与讨论)

 

30年的宝马双球头专利期过后人类迎来新世纪,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能相对容易地分析出类似双球头等纯几何的动力学特性,于是专利解禁后宝马被众多同行“致敬”,诚然他们并无法短时间学会更加深层的调校,但别忘了新世纪的计算机带来的仅仅分析力,更带来机电体化进程

 

从最初的ABS+ESP黄金组合到如今琳琅满目的我也不懂都是什么鬼的电控系统三字母缩写,纯物理几何对于车身动态的贡献已只是 “打地基“一样的存在,楼上业主们是否开心更多地取决于各厂家对于电子辅助的标定你觉得刹点头?两万刀的M(azda)3都给你全系配制力分系统,只要你不把刹车踩到极限,什么抗俯仰何都只是一串无法体会的数字

 

另外就是成本控制,早期的宝马可以说是一款车一套底盘设计,但如今如果你的宝马3摆臂不幸坏了,你可能会发现宝马1到5的摆臂你都能用,实在不行看看隔壁丰田Supra的零件也不是没可能宝马官方也大方承认某些双球头车型的主销外倾甚至不如过往单球设计,“原因是需要将同样的零件尽可地用更多地车型上”(原话翻译)但我眼睁睁看北美车市场逐年让利给SUV场,连GTI都差退出美时,我也忍心怪罪宝什么,大家都要活,宝马不会为了上古3系操控传说舍命陪君子地独立设计套完底盘

 

至此我的宝马底盘设计分析系列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大家这半年一共🔟篇文章的陪伴我会继续努力发掘有趣的内容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比如第6️⃣章的抗俯仰几何设计就将是这个系列的番外篇,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