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08-06 22:08:50查看 4715回复19浏览 4715

不是总有人嚷嚷着让新一代本田飞行员进入中国市场吗?今天我开完后,我想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我最近开过的最不用心的本田,我最近开过的所有本田都将这台车给完爆(包括思域、雅阁、CRV以及ZRV),中国市场并不需要这么一台。 虽然外不能作为产品力的决定因,但我还想简说说,我觉得前脸着没啥毛病,但是部看不太像本田,感觉有点像特撼者,有点硬派越野的味道。 入车,我觉得这一台常美国的车,内饰计的常粗犷,相比近些年来的些本要粗糙很多,尤其空调出风口还有空控制面。再就是料也差,内有多硬塑料,就算有皮包裹地方很硬,同样的还有全车座椅,并且摸起来的质也不,坐上去一包裹都没有,开久了十有八九会觉得疼,毫不夸张地说,我都怀疑这座椅人机工程学FCA集团计的,难以相信这算是本设计出来的椅。第二排椅也显得很工具属性,在适度上没有任何的点,空间也是很抢眼,过好座椅靠背可调节到一个舒缓角度。第三座椅比我想的还好一些,起码可以做到不顶腿,椅靠也没那么陡,算是这个级别正常水平。 这代的行员换装了台代号为J35Y8的3.5L V6引擎,加了顶置凸轮轴(DOHC),最大力为285,变箱也换装了10速自动变箱。与上一搭载采埃孚9AT车型相比,这套动力总成表现的常多,日常行驶时候变速箱可以保持一个常的响应速以及平顺性,不过动力请求的时候,变速箱响应还算不上特别积极,并且动力介入时候还算不上特别丝滑,稍稍显得有些慵懒,再就是如果以别苛刻的标来看话,觉得他在日常行驶时候,动力出还算不上别的性,像是家印中的丰田V6车型那种无缝衔接丝滑。绝对动力算不上别强,但算是这个级别的正常水平,不过他的后段输出还是比较澎湃,并且发动机的音也很有特点,这应该是本J系列引擎贯的优点。以这套动力总成我只能给80,我觉得完成度没有本田有的1.5T以及2.0immd高,更值得提的,有媒体指出这套力总成的油并不。 转向给留下第一印象还很本的,速的时候特别丝滑,回正节奏也自然,但是着开就发这转向没那么本田。虽然以上特点低速时候着非常顺滑,但是转向并没有什么阻尼及回馈感,这一点与现售任何台本都不像,反而我觉得更像在的丰田,然,这也不坏事,我觉得这种转向在速还很舒服的。可问题就在于,即便度增加了也体会不到什么回馈感,即便上了高也是如此,而且这台车在速行时的心感比较差,开着这车就会觉得比较飘,另一让人觉得这开着飘的原因是他车身跟随性一般,虽然是完全像开卡的觉,但我觉得有那么点味道了,显就觉得在一台车,有的人会问了,这么的车,车身跟随性一点是很常吗?可我想指出是,这个级别车身跟随性比他好车还有的。这应该是这么长时以来头一次说本的车着飘,倒是远不致开着受,起码开起来还很轻的,但是与其他本相比,他的转向标真的点都精致。 行品质还是不错的,面上震动可以用较为柔韧的方过滤掉,有比较的隔绝感,乎在任何工况下都会感觉到冲击感,放在这级别还是能给个比较好的价的。不过还是那问题,我觉得这台的底与其他本田相比还欠了火候,主要在高档感上有些缺失,仔体会话,这台车底盘比其他本田更碎一些,缺乏一点实感,同时身姿态也显得更挣一些,主要在转弯的时候会有些左右摆动,不过距也算不上那么大,只是对于长期一样有本车型人而言,这些差距还是能体会到。 这车还至于算个工业垃圾,要说绝对的伤,觉得就是椅的料了。不过家也难发,我篇都说这台车怎么个不如现有本田,我可以此做出一个详细的概括:一代田飞员在做工、料、人机工程学、力总成、油、操控及行品质上被现有的任何一台田车完爆,唯一拿得出手人可也就发动机的运转品质,而且我甚至觉得这车的底盘及转向也比上代好。本田行员直都为北市场造的,而且这一代飞行员让我觉得这更像一台美国了,其是粗糙的做工及料,就算是北美这边,觉得这台车不值得推荐,况且田在美的格可谓是高攀不下。所以最后想问那些嚷嚷让本飞行员进国的朋友,这就是你们想要本田行员吗?你们觉得国内需要这么台车吗?放国内的话,这早就被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