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6-18 15:49:26查看 44回复0浏览 44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出口量成功超过日本。这一数字确实振奋人心,但在这背后,我们汽车品牌的所处的阶段、国际化水准、国际竞争力、品牌化这几大方面,与一众知名汽车品牌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国汽车未来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尽快查缺补漏,迎头追赶……

睿哲信息:汽车更好出海,需要直面这些差距

1、海外建厂,尽快实现阶段性跨越

成熟的车企发展一般要经历“产品出口规模化”、“海外运营本地化”、“经营布局海内外”三个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国际化发展和海外布局,成熟的汽车品牌,最终会形成海内外研发、生产和销售当地化这一市场布局形态。

虽然我们的汽车海外销量成绩喜人,但我们海外产量占总产量和成熟的汽车品牌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2023年日本汽车产量900万辆,海外产量1751万辆,海外产量占总产量比例为66%;德国三大车企(大众、宝马、奔驰)海外产量1001辆,远超本土369万辆;美国大车企(通、福、特斯拉)海外产746万辆,远超土434万辆;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海产量358辆,超过本土产量。

汽车海外产量在企业总产量的占比能直接反映国际化战略的成果,是汽车实现更高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我们的汽车品牌海外建厂才刚刚开始,目前只有比亚迪、上汽、长城为代表的车企扎堆海外开疆拓土建厂,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车企仍处于“婴儿期”,未来道崎岖任重道远。

2、出口占比低,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们出口量已经是世界一位,但我们的出口量占总产量才是反映是否在整个市场上具有了竞争优势,但很遗憾的是,2023年我们汽车出口量占产量比例仅为16.3%,远低于美国、日本、印度、韩国、德国等国家,这些国家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49%。

出口占产量的比例,是一个品牌国际化水平的直接有力体现,显而易见,我们的汽车销量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成为国际化汽车出口大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