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理小纪】诺邓古村的昨夜星辰
发表于2020-05-10 17:25:55查看 105回复7浏览 105

诺邓是一个偏僻宁静的古老山村,因2012年5月央视热播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介绍了这里的火腿而声名鹊起,此前淘宝网成交量几乎为零的诺邓火腿,价格不仅一飞冲天,而且很难抢到正品,这个隐藏在西边陲山深处的小村也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同时也吸引了我,于是开着宝来来到了诺邓古村!

宝来在路上!

诺邓古村中可以住宿,大多分布在通往玉皇阁的茶马古道四周和大青树的附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富有各自特色的民宿与客栈。一个地方是否遭遇繁华,不在其规模大小,而在于住宿的旅店多寡。

↑村正中的大青树,风霜雨雪,阅尽世间冷暖沧桑

↑大青树客栈,最出名的是古色古香的厚重大木床,最早的网上攻略曾说能够让人“一觉睡入汉唐明清时”。

不少人喜欢住在北山坡上的客栈,一层的路边门面是小商店和饭馆,里面和负一层是客房、回廊、观台、小院,以及袅娜着青烟的厨房。

凭窗、凭栏都能远眺云舒云卷,

或坐、或卧都可神游悠悠时光。

↑云龙县的诺邓村口,首先进入眼帘的“千年古盐井”的木牌。顺着指示方向,最先到达的是盐井博物馆。古盐有五类,海盐、井盐、碱盐、池盐、崖盐,诺邓的“诺盐”属于井盐。食盐,现在看来最普通很廉价的日常食品,在历史上却曾是重要物资,受到历代皇权的严格管控。诺邓迟在汉就已开凿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滇池地设置州郡,下设24个县,其的比苏县的比苏盐井,就现在诺邓盐井。这里出产的盐过茶古道销往保山、腾冲、大理周边各地,达的盐业使诺邓成为古时滇西地商业为繁的村镇之一。

↑博物馆门前的制盐大木桶。盐井博物馆不大,前身是盐井坊,中间是古盐井泉眼,始建于西汉。盐井坑洞围栏的四周,墙壁上绘有古法制盐的流程、诺邓盐业历史的图文介绍,还有一些汲卤水煮盐的用具设施。盐井坊的向前不远,是佑盐井的龙王庙。

盐井龙王庙,位诺邓山村,与其他地方龙王庙多用祈求调雨顺不同,这里龙王庙是用来祈求下雨,当地人俗称旱龙王。据说下雨会导致盐井中卤水的浓度下降,所修建此龙王庙来祈求少雨。

↑龙王庙前的村民摊位↓,售卖本地的井盐、火腿、手工艺品和饮料等。

↑悬挂在摊位上的结晶盐柱

↑摆放在摊位上的大盐块,应该是用于牲畜食用,但是摊主说可以用来泡脚,去皮和减肥。

↑草鞋

↑诺邓火腿的精致小包装

↑龙王庙↓,近几年刚刚修整一新,这里曾经是热闹的盐厂旧址

↑“彩云南现”的戏台↓

↑高大的土烟囱矗立庙中,直指苍穹,似乎在问老天:谁还记得昨夜的璀璨星辰?

↑卤脉龙王,主管五井卤脉

↑归真小筑,2014年第一次去诺邓的时候,曾经隔着老远就听见院子里面的吉他声声,闻声拜访时还曾与老板聊过江湖岁月。谁知今年去诺邓时,竟已院墙封堵,杳如黄鹤了。

由于山村条件,村中大多是食宿店,住宿的地方也可以吃饭。诺邓火腿由于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声名渐起。许多食宿店和民居家中于是都高高挂起了“诺邓火腿”。

↑诺邓火腿,采用当地的土猪后腿,用富含“钾”的诺邓食盐反复揉制,放在专门通风干燥的房屋里储存。上好的火腿放置三年以上就可生吃,时间越长,只要保存得当,火腿的香味就更加醇厚。

↑来一碗肉沫火腿面,也相当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