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10-05 20:37:30查看 182回复0浏览 182

现在的新势力车在逐渐弱化交通属性 

 

现在的新势力车在逐渐弱化交通属性 

 

手机大头去造车,也不是一个两个,现在很多相关人员还表示造车越来越像造手机,不过能这么说也是有迹可循的。 

 

符合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可以借现有生产企业的产能去申请企业准入和产品准入。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找其他车企代工,生产准入门槛已大大降低。 

 

不少新造车便选择了代工模式。比如,百度和吉利成立合资公司集度汽车,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将在硬件方面提供支持,按照百度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开展制造生产等相关工作。苹果造车大计浮出水面之后,曾与日产、现代起亚等企洽谈合作宜。 

 

除了代工,收购边缘车企获取生产资质也是一条途径。 

 

比如理想汽车收购重庆力帆汽车、威马收购大连黄海汽车和沈阳中顺汽车等,都达到了曲线造车的目的。 

 

现在的车,屏幕越多,仿佛越能彰显智能化。 

 

例如特斯拉有一块屏幕、接着蔚来就放了两块、而理想汽车则有三到四块屏幕。 

 

拜腾M-Byte一块48英寸的超大中控屏直接打破车企的大屏纪录,据说是为了方便全车一起看电影。 

 

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早已不仅仅局限交通概念,但从某种角度上,汽车正在向智能空间蜕变,休闲、娱乐的属性都在慢慢超越原本的交通属性。 

 

娱乐至上,汽车上追求的娱乐功能不亚于手机短视频。 

 

数据显示,如今的造车势力在智能座舱各个组成产品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90.2%。甚至汽车还跟游戏扯上了关系。 

 

马斯克就曾经在Twitter 上发起了投票:你愿意在特斯拉上玩《巫师》吗?85.4% 的人投票说“愿意”。 

 

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必然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造车绝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