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渗透率突破10% 被裹挟“去补贴”的新能源商用车喜忧参半?
发表于2022-09-27 11:40:37查看 0回复0浏览 0

换个角度看新能源商用车在今年1-8月取得的成绩:电车资源统计,8月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10%,达到10.8%。1-8月渗透率达到7.37%。

而同期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高达28%以上。有观点认为,前3年实现2025年渗率20%的目标,即将成为现实。甚至还有观认为,只有全部取消补贴能源车才在真公平竞争做大做强。

源商车渗率一走高 8月10%

8月商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8万辆和25.8万辆,实了今年来首次增长。新能汽车8月更是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产销量分别完成69.1万辆和66.6万辆,再创新高,渗透达到27.95%。

8月新源商车渗率突破10% 创年内新

汽协数据:8月商车产销分别完成23.8辆和25.8万辆;1-8月商车累计产销别完成216.5辆和220.6万辆。电资源掌握的能源用车数据(上险数据):8月共销售各类新能商用27919辆(新源物车20854辆,客车、卡、交叉乘车7065辆),1-8月新能商用累计销量162750辆。

车资统计,8月能源用车渗透率破10%,达到10.8%。1-8月渗透率达到7.37%。

8月能源用车渗透率破10% 创年内

从销数据和渗透来看,今年1-8月商用销量呈高开走、荡回暖趋势;而新源商车渗率正相反,呈低高走,稳步上升趋势。

8月能源用车渗透率破10% 创年内

1-8月商车销变化方面:1月销34.4万辆,2月环比降27.3%,3月销量创下今年为止高(37万辆,环比增长48%),4月跌至今年最点(21.6万辆,环比降41.6%)。5-8月销量20-30区间幅震荡,环比增降幅度10%左右(10.6%、17.6% 、-12.5%、 4.9%)。

8月能源用车渗透率破10% 创年内

1-8月新源商车渗率可谓一路攀升,从1月2.94%到8月10.8%,涨了近8个分点,其中仅5月份出现幅下跌(环比-5.5%)。从每个月渗透率数据比较中,难看出商用销量(基数大)月份渗透率相对偏,在用车销量低迷(基数小)而新能商用销量涨的月份,渗透率更高。车资evpartner.com

8月能源用车渗透率破10% 创年内

这种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现象同样适于2021年1-8月渗率变规律。

8月新源商车渗率突破10% 创年内新

前完成规划标,扶持政策或提结束

根据《新源汽产业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实渗透20%(新源汽新车销售量达到汽新车销售总的20%左右)。而从今年新能汽车销量增长情况来看,渗透率水涨船高,前实规划的渗率目基本已成不可逆的实。

源汽的快发展,不仅现连续七年产销量名全球第一,还不刷新场预期。9月6日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新源与能汽供应链创新会上,全国政协经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今年或实现能源25%渗透目标,比规划提前年。”

这意味整个能源车行业发展迎来新拐点。表现之一就,车企也纷纷随行就市地高市场预期。在2022 世界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长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500辆~600辆,到2025年,我国能源车销将超1000万辆。

另一表现是,渗透在一程度上说明能源车得到了市场充分可,自身能够“造血”养活自己。这意着“扶上马”工程已经到该放的阶段,各项支持能源车产业发展政策将有序退出。

这绝非危言耸听。2022年12月31日国补退出是第步,能源车免征购置税虽然延期一年,也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市场影响:行业加速洗,企业要规转向要利润

源汽渗透提前现20%的目标对能源业产生的影响,业观点各执一词,喜忧参半。

据中国车报报道,从全球新能汽车展来,随新能汽车渗透率不断高,全球新源汽进入“去补贴”时

成都能源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认为,新源汽政府补贴大幅退坡甚至终止,对能源车市场需求并没有质性影响。场渗率破20%(渗透16%进入飓风期),意着新源汽产业发展,正式入由场驱的关键节点。市场需求成为新能汽车场发的主要驱动力,兼之产业技术、产品方面的积淀与破,未来新源车仍将持高增长。新能商用由于自身生产工具属性,消费者购买更理性,场飓期(渗透率16%左右)来得稍晚,仍政策动为主。

中国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有专家表示,能源车市场渗透站上25%关键,意着新源车已进高速展期。不过,随着场持续扩容,对于各车企来说新源车也将进入白热化竞争期。

业观察人士持不同意见:“整汽车盘的产销量变小了,渗透相应放大,使得渗率畸形增高,数字失真。”该观察人士进一步表示,鼓吹新源渗率高,难掩盖能源场销结构失衡的实,“用高渗透率证明新源车崛起,似乎还欠缺说服力。”

被高渗率裹挟的新源商车企业面临境况更为尴尬。尽管新能商用今年1-8月渗透也实了大长,但也仅仅突破10%,不到能源车同期整体渗透率一半。而新源汽扶持政策的延续或终止,取决于整个新源汽产业综合展水平。这意味着“去补贴”时,市场发育缓慢的能源用车被裹挟“自力更生”。

对此,某新源商车企业营销总私下露,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扶持政策加持下,能源用车企业实盈利只有斯拉和比亚迪。新源商车企未实规模效应的提下,转向“靠利润活下去”无疑面临更大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