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泉州:宋元版纽约——福建海滨线一日一城记
发表于2022-07-15 11:51:33查看 1273回复0浏览 1273

#加电旅程# #蔚来之夏# #夏天去放风# 
继续福建海滨线,一日一城记。
2020年来玩过一趟,当时就觉得惊艳。当然也是开着蔚来,不过那时是独自一人,这次是带着家人,一起来感受福建海滨魅力。
day 1  270km  杭州—临海 【已发布】
day 2 373km  临海—宁德【已发布】
day 3 227km  宁德—平潭【已发布】
day 4 191km  平潭—泉州【篇】
day 5 109km  泉州—厦(鼓浪屿)
day 6  279km 厦(鼓浪屿)—福州
day7  637km 福州—杭州
【沿补电录在后】

(本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此次行程的记录,多偏向所经城市/地区的历史、人文、民俗等,而较少吃喝住行玩乐等攻略,如果不是您感兴趣的,那我先呈上一句抱歉。

照例,先上「城市名片」
【泉州】
(福建省地级市)
别称:鲤城。刺桐。
下辖4个区、3个县级市、5个县。常住人口878万。
泉州是侨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750多万,分布在世界各地129个国家和地区。台湾44.8%的族(约900万)祖籍泉州。
2021年GDP11300亿元(介绍城市名片至今第一个亿+城市,全国第21,曾长年居建省第一,全国县GDP里大鼎鼎晋江、石狮都在泉州。)
方言,以闽话为主要方言,并存莆仙话、客话等。
(泉州音读唐诗,意蕴更佳)

泉州名头一大堆,我看中的是其中三个:
1、世界遗产城市。2021年,泉州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这是全球公认的卓越勋章。
2、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经陆续批141座历史文化城,但泉州1982年第一批时即列的24城之,位权重。
3、东亚文化之都。前天我说过”东亚文化之都“这,中国已有11个城市当,但泉州是第一个。非同凡响。
既然都与历史有关,就从历史一点说起,也看泉州是如何成为宋元中国的世海洋贸中心的吧。

唐代以前,现泉州这地界上地广人稀,归属郡地变更频繁。唐后期和五代十国,北方战乱频仍,社会凋残,中原士民为逃避战乱,纷纷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开始中国历史上浩浩荡荡的第二波“衣冠南渡”(第一波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批南下),福建这块狭小的土地也成了中原士民眼中的乐土。批中原士民闽,了人的增加,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组织技术也一并带入,泉州地区的济和会发水平进一大幅升。
北宋时,北方陆上丝绸之已事中断(其实唐后期就开始失控了),虽然开辟从青海到西的路,但与原来河西走廊的线相比,青海道无论从水与物补给上都远及。
因此宋政府更加视东交通和海贸易,1087年泉州式设立市舶司(即海关),并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全长达500多公里,沿海分布有多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优良航运件,此等条件,加上历史机遇,泉州自此开始蓬勃生。(泉州是合国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找去市舶司,大鼎鼎遗址,藏在拐八拐的小巷子里,有种罗马遍地遗迹所以顾不过来只好都不当回事的觉。且关着,边上住户跟我说午2、3点再来看,说定会有人开,,,嗯就这么随意。

到了南宋,临安(杭州)成为都城,即经济中心之后,政治中心也完全南移,南方自此彻底完成超越。而福建地区毗邻浙江,成为了南宋朝廷的可靠后方和提供财政来源的重要地区。南宋甚至先后把赵宋的宗室机构分别移到福州和泉州。南宋留下记录的祈仪式单中,几乎次次都有宗室成员的与。
与此同时,亚与亚的人们,为了求高额的利润,不畏海浪凶险从海上穿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据计,宋时与泉州进行贸的国大约有34,到南宋时增加到56,元时增加至80多个,成为时世性的济重镇和全球最繁华的海洋商贸城市之

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说,早在宋政府于1087年正式承认泉州的港口地位时,它已经成为帝国最繁忙甚至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到了南宋时期,泉州商人的海外活动范围达到印度、波斯、欧洲和非沿海;到元代,已经与这些地区形成了较为固定和官方的经文化关系。宋元时期,泉州的海上航线共有四:从泉州到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从泉州经广州,再南印的故临前往食;从泉州大食转亚湾进东非沿海;从泉州大食往西抵达地中海沿岸欧洲地区。
人类学学者王铭铭为,泉州的黄金时始于8世纪,地方人口的饱和迫使泉州从唐代始从传统农业转向海外贸,其型港城市地位宋元时期升至顶峰。

在此期间,泉州外销了大量当地出产和中国其他地区出产的丝绸、陶瓷、茶叶,进口了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胡椒、珍稀木材、海货以及舶来的食物和药品(比如海参与燕窝)。中国的城市精英垂涎产自非洲和东亚的牙,牙被量制成佛像、笔、扇子、子,或点缀家具之上;他们对熏香的烈需求则被来自东亚和印度的木满足。
这不仅带来了全球各地的珍货物、人口、技术和思想,还赋予了这滨海城市一种难得“四海一家”的气,以及东亚帝国农业文明与世界海洋商业文明的经与文发展交流厚重历史。
在西方资本主义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体系之前,世界各地存在自己世界体系——重商思想绝在“士农工”阶级划分严的传统帝中国毫无根基,贸带来种族与文化兼容并蓄,还在很程度上改变这里生活质。
(十字路口,近代钟楼改建的红灯)

对外贸易的发展令大量外国商人和宗教团体来到泉州,其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在泉州港的全盛时期(宋元时期),众多不同语言与文化的人在泉州汇聚,他们在这里经商、传教与游历,可以说泉州在那时就是一个五方混杂、华夷交融国际都市。

外来宗教和本土宗教一起在泉州大放异彩。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摩尼教、犹太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道教、儒教、民间信仰等十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互促共荣之地。世界上几大宗教并存在此,如此众多的宗教文汇聚一个城市,甚至是同一条街道上,堪称观。
(泉州老城里到处这样厝氏民居,且砖石律红带斜纹,中国片毫辨识的现城市里,独树一格。)

多元宗教共存局。
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梁栋上有鹰雕,造型似从古罗马鹰旗延续至现在欧美多国的国徽上的鹰型。
不知是我错会,还是泉州历史上真有将此鹰造型舶来的故事。

开元寺内东西有两座对称石塔,分别为仁寿塔和镇国塔,
其体量、其历史价值、其雕刻精度,堪称中国石塔之王。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泉州清净寺

祭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我国东南现存最大,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还有(可能是天下独一份的)解放军庙,你见过吗?

此外,泉州还有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晋江草庵寺,
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
儒家祭祀建筑文庙组群
……等等

以及,巷子里随处可见的小庙小观。

如此历史造就的泉州饮食,自是海纳百川。
据说,厦门大排档里的沙茶面、土笋冻,漳州香飘十里的卤面,潮汕市井常见的蚝烙、粿条、功夫茶……种种风味追根溯源,都殊途同归指向它们的故乡——泉州。
泉州自己,是中原遗民后裔。泉州地区的地理、候条件为南方少有适宜种植小麦、黍、豆类地区,因此至今继承着不少北方先祖的饮食习
海洋贸的兴盛为泉州带来大量外来味,泉州餐谱里大的牛肉,归功于宋元时期阿拉伯与波斯人顺海洋贸易带来的吃牛肉习俗。如今,牛、牛肉羹、牛杂汤这组“牛肉套餐”,成为泉州海纳百川象征。
餐饮配料,既有八角、当归、老姜、香叶传统料,有南洋的咖喱和沙茶,还有胡椒,近以来,海外华侨捎来了巧力,朱古力燕麦成家常早点,来自土地的元宵圆,来自海洋的蚵仔煎,土生长的烧肉粽,海外引的沙茶面,出自庙堂的红蟳米糕,出自巷尾的线糊,还有姜母鸭,四果汤等等等,共聚一堂。形成难以描摹而又欲罢能的泉州味道。
(我每到一地,就喜欢吃各种当地吃美食大快朵颐,但抱歉直没养成拍美食习惯,找了天只有这么张姐妹两吃早饭的照片,哎呀聊胜无吧)
一家友人倾力推荐面线糊老店,叫国仔面线糊老铺,用来早饭真太舒服了。

泉州古称“刺桐”,与一种叫做“刺桐”的植物有关。
刺桐分布于东非、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印度洋岛屿、西太平洋东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南方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一带也曾广为种植。
南唐时期,祖居泉州的留从效被封为“清源军节度使”,据有泉漳地区17年,形同自治,期间他扩建了这座城,在城墙边绕植刺桐,“桐城”由此得名。
(抱歉没有拍刺桐,一棵丽芭蕉代替

约公元1000年至1400年间,泉州一路超越宁波、广州,成为与地中海亚历山大港齐名的全球最大贸易港口城市。
1292年,马可·波罗自泉州离开中国,他说泉州比亚历山大港更为繁盛,“商人云集和货物靡集的情形简直法尽言”,
阿拉伯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自称于1345年来泉州,盛赞其是“世界上大港”,
以上两人的方之旅虽仍有争议,但无论是真经历还是他们道听说,泉州当时之盛,实不虚。
更确切的,更早时候,意大利人兼学者雅各·德科纳1271年到达泉州,他其著作《光之城》录了泉州见闻,“个巨港口……整江面上布满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这里居民种族、言、文化多样,商人无数……有法兰克人、萨拉森人、印度人、犹人、还有中国的商人,以及来自该省乡商人。”
么是来自外省乡的人,循着历史跟着日,来这遛娃,吃喝喝爱上泉州而已。

开元寺里画画的人,三十七八度的烈日下,就这么晒着、画着。
画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可算慑人级的痴迷了。

上述很多博物馆里拍的照片,其实来自于我2020年独自自驾来泉州时,在泉州博物馆——兼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拍摄的。
也是因为集合了闽南文化的搜集和展示,泉州博物馆出乎意料得好。
今次来,去了相邻隔壁这个「国闽台缘博馆」,级别更高,容却失所望。

不过闽台缘博物馆大厅里,高悬一副特殊作品,是蔡国强(泉州人)在现场完成的烟火大作。应该是一颗盘根错节的树,寓意福建和台湾同根连理。

弘一法师在泉州的雕像,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号弘一。自此,世间再无浪荡公子李叔同。
1942年,写“悲欣交集”后,安详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我说过的吧,我爱泉州。
下一站,厦门鼓浪屿。

【全程补电记录】
福建海滨线沿途换电站密集,补能无忧。
我是老8,70度电池,如果你是100度电,不需要我那么多换电,后面的充电肯定也不用了。
90%换电解决。
两次电站充电。
一次在平潭岛,没有换电站;一次在厦往福州去的速上,到福州换电站还缺点点,补了6分钟,11块钱。


【文中文史资料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林子人「宋元时期的泉州: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
王铭铭「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经济」
浩然文史「海上丝路“零公里”:为何是泉州?宋元的外贸中心如何形成的?」
浩然文史「泉州往事:马可波罗笔的刺桐城,宋元时期著名国际都市」
《中国国家地理》(福建专刊上)
郭声波:《中国政区划通史》(唐卷)
「名港春秋:泉州沉浮记」
水水「为么在建,泉州比厦门好?」
地球知识局「泉州:宋元国的世界海洋商贸心」
中国国家地理「这还不如叫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