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千年古墟"鱼珠墟"。
发表于2019-10-31 03:09:32查看 146回复14浏览 146

        千年古墟鱼珠墟位于黄埔鱼珠临港核心地段,在黄埔大道南侧,紧邻鱼珠码头,远眺珠江前航道水域。

          在这里,由于市政的旧城改适,鱼珠墟将会永别!

      
         这里,留下了多少人的足迹! 这里,演绎过多少家庭的故事!这里,又将会给人留下多少的记忆!这里,明天将会是什么样崭新的面貌!

        
        鱼珠新街路口的龙眼树,那弯曲的躯干告诉人们,它已经有不少年轮了。据说这里附近原来是一个鱼塘,后来才建成了一栋栋的商业居住楼房,龙眼树是否见证了这里历史的变迁。


一条直街,把横街、新街和新后街串联起来,一直到西市场的尽头。这里,早已经是沧海桑田了,不见沧海,只有关于古墟的传说。简单的街路,简陋的民居,简朴的民风。


寂寥小楼谁家院,应该有它最风光时候,它的威水史或许只有同时代的人才知道。


楼上住人,楼下做买卖的临街商铺。这里保存着一套比较完好的旧时商铺的大木门,屋主说楼龄多久门就多久。木梁门框,就地凿成的门臼,红砖地板,木板阁楼,牢固的木梯等都还完整地保留着。


        广州电信局,残留着的招牌,让多少人记起它的曾经:提供公用电话、售卖电话机、还有电话卡等,新陈代谢,历史车轮总向前。


        这是鱼珠邮政局旧址。九十年代初,多少信件从这里发出。如今,只有墙壁上的榕树的生命力才是最旺盛和最顽强的,一个时代总有属于它的产物和标志。


        红棉酒家,多少食客在这里饱尝过美食。何故停业,什么时候关闭的,经营者自有他的理由。



       鱼珠直街13号,鱼珠街道办事处就设在这里,管辖鱼珠行政面积9.11平方公里地方的职能部门。


蓝天留不住长屋,长屋也留不住蓝天,物换星移。街道路面依稀可见的麻石块,告诉你它曾经是麻石路,时光流逝,它的容颜也已改变。


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石匾,静静地躺在横街一处房子的墙角边,依稀看到光绪的字样,估计有好些年头了。


        这里是鱼珠码头,鱼珠墟市在黄埔军校兴盛时期,曾是军校后勤生活物资供应地,长洲岛上的柯拜船坞的发展也为鱼珠墟的兴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是鱼珠码头,鱼珠墟市在黄埔军校兴盛时期,曾是军校后勤生活物供应地,长洲岛上柯拜船坞的展也为鱼珠墟的兴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黄埔区中心地域发展,各地市场繁荣,鱼珠这座百年古墟,逐步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