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京三日行——游故宫下篇
发表于2019-11-23 17:26:03查看 41回复0浏览 41

话说上回分解,我们走到了保和殿,之后就来到了故宫的钟表馆,来欣赏一下清朝的钟表文化。

清宫收藏的各式钟表,主要是乾隆和嘉庆年间在广州、苏州和宫内做钟处制造,部分是英、法、瑞士等国出产。中国制造的钟表多以黄金、珠玉、宝石为装饰,造型模拟楼阁、宝塔、花果、盆景等。英、法等国出产的钟表则模拟洋建筑、车人物。这些钟表时报刻的方多种样,有的自开门关门,机器人出来敲钟;有到时鼓齐鸣,奏出优美曲子;有的花开、蝶舞、水注流、飞鸟啼鸣,都以鲜艳的彩、悦耳的音乐和吉祥的寓意取悦帝王皇后。

在走出钟表馆前往皇极殿的路线上,我们来到了九龙壁!
在中国,最著名的九龙壁主要有以下三座,它们分别是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这三座九龙壁的工艺都非常精美,它们均有彩色琉璃烧制而成,因此引了数的客前来一睹它们的采。
阳数之中,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之为天子之尊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龙”置于5个空,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坐龙,两侧各4条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饰走兽,以龙直达檐角。檐下栱之用九45块龙纹栱板使整座建筑以同方蕴含重九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共用270塑块,也是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头面,分块极为讲究。

院内的古树!

皇极殿为仿乾清宫制度改造,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当太上皇后居住和临朝受贺之所。
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浑金蟠龙藻井,下宝座,品级仅次于和殿。

皇极殿有两块匾, 都是慈禧皇太后书写的,看字体确实和其他殿内的有些不一样呢!
话说这位老佛爷还真是喜欢这句话,紫禁城里就题了三块匾,除了皇极殿,慈宁宫正中还高悬一块,皇建有极 仁德大隆,这是古代帝王自标榜话,管他们治理国家是否如是,就留的艺术和建筑而言,让今天的我们仍可看到如此的妙和好。

殿外的柱子雕刻的对联已经被保护起来了,门口的牌匾看上去也已经很旧了。

畅音阁 ,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1776年建成,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座南面北,建筑宏丽。在中国古代,看戏是皇宫中的主要娱乐。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及皇帝登极、帝后生日重大庆典,都要在宫中看戏。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和田距京城近万里,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输的艰难可想而知。据估算行程竟耗去四年时间。玉料到达京城后,经计、绘图、蜡样、制木样,然后发运江苏扬州,由匠师施工,再运回北京,择地安置,刻字钤印,至乾隆十三年(1788年)大功告成,又花去7年时间。后共时十年,总工程达数日,去白银万余两,才成这件中国玉器史乃至世界玉史上大的玉雕作品。
大禹治水玉山在皇极殿内乐寿宫

这是乐寿宫内的书架,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摆放物品!

陈旧物品。

宫内的城墙,比电视里看得到真实些。右边是东六宫,左边是皇极殿。

然后我们来到了东六宫之一的延禧宫
延禧宫起火被烧毁后,宣统年间修建成西洋式建筑,因国库空虚一直未能重建,后被飞机炸毁,

再往里走到了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
景仁宫明代时为嫔妃居所。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被废之后就居住在此宫。
清朝年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1703年,康熙兄长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光绪帝的宠妃珍妃他他拉氏也在此宫居住过。

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正殿,到了赫赫有名的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我们电视里所说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是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代的顺治、康熙两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他们这里居住,在平时处理常政务。
古代皇帝是天子,老天爷、是昊天的表,表着天,而帝王之极尊,谓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意思,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是故乾就天,就是清意思。
而道德经里面又有天得以清,为表示帝王天地唯一、最尊贵的,他的居所故乾清宫。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在所悬挂的应当是那个时候的吧。
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明争斗相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朝开始采取密建的办法,即皇帝生不公立皇子,而秘密写出所皇位继承人文书,一式份,份放皇帝边;份封"建匣",放到"正光明"匾的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的一份对照验看,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的。到了清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乾清宫外!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最后面的是坤宁宫!
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
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
二十五宝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印章,皇帝将表皇权的二五宝存放在交泰殿。这些玉玺由阁掌,由宫殿监梁海燕装置艺术 十五宝监正管理,时须请示皇帝,经许可后方可使
每年正月,由钦天监择吉吉时,设案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鉴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宦官得干朝政,所立"内宫许干政事"的铁曾立此殿。

最后我们来了坤宁宫的正后方,也是故宫的最后面——御花园,(逛了一天,太累了,还有西宫,慈宁宫没去呢)明代称为宫后苑,清雍正朝起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园内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都是数年额古树,还有各种山石盆景,把花园缀得趣盎然。

说实话,故宫才逛了一半我们就脚酸的不行了,然后又到吃饭的点了,我们就结束了今天的故宫之旅。
像我们随便逛逛拍点照片都逛了大半天了,故宫实在是太大了,让我们不禁感慨这宏伟的建筑,是怎么盖起来的。

走啦,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