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春去秋来,探秘龙川——自驾游随记
发表于2019-12-02 23:48:14查看 32回复14浏览 32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龙川远眺

在春天油菜吐露芬芳的季节,在秋天万物收获颜色的时候,和朋友,和家人,我先后数次自驾光临绩溪龙川——一个有着神奇传说的地方。
 
龙川,又称坑口,历史悠久,山环水绕,景色秀丽,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一古老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历史文化渊,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绩溪“胡”——最会打仗,最会赚钱,最会读书,做官最大。其有“两胡”龙川,感兴的朋友可以自行某

龙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耸龙须山,依登河,有龙川汇集,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

中国龙川,和朋友一起打卡

龙川不仅山水清丽,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京户尚书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
村内有“龙川胡氏宗祠”(国级文保护位)、“奕世尚书坊”(省级文保护位)、“徽胡炳宅”和“胡宗宪故居”(县级文保护位)

傍晚,宁静祥和的村庄

村东的龙须山,因盛产造纸原料龙须草而得名。山中多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山岭陡峭,古道崎岖,飞瀑流泉。上有龙台悬岩、石门洞天、仙人石屋、云崖石梯,西峰山腰有龙峰禅院、古樵庵,西麓有山间庵、宗宪墓、胡富墓等遗址,文化旅游、生态旅和宗旅游绝好去处

步步高升,遥望龙须

春天,平静的水面倒影憧憧

秋天,久旱无雨,村外的小溪也干涸了

隐约可见林中禅院

春天,村庄道路两旁,勃勃生机的遍地油菜花

好一副田园美景

夕阳西下,波光粼粼

溪水潺潺,桃花盛开

连小狗也是那么悠闲

小桥,流水,黄狗,红花

捕捉光影

人面,桃花

嬉戏的小狗

奕世尚书坊,与胡氏宗祠隔河相望。该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距今已度过了442个春秋。牌坊仿木结构,三门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南北朝向。主体结构由4根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

年代久远,牌坊有点倾斜,被钢管支撑着

入夜,玩一把光绘

晚归的人儿

正在保护性拆除重修的牌坊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

威风凛凛

祠堂一角

典型的徽式建筑结构

精美绝伦的木雕

龙川胡氏宗祠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即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柱基采用枣木刻成莲花瓣托、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分别镂成龙、凤、,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
厅两和上的花雕更是别具一格。两各10扇落地窗门“出淤泥而染”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绽;有的亭亭玉立,随招展,有的平铺水,舒如画,无一同。更令人可爱的花中有物,中有。荷花在池水中荡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还有蛙跃荷塘,鸳鸯交颈,把整个荷群画面描绘得生动逼,妙横生……。
正厅上首一落地窗门的花雕却一幅“百鹿图”,衬以各种山光水色,南西方的竹木花草,各种形态梅花鹿在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惊疾奔;有回眸招侣,有的仰首呦鸣;有饮水溪畔,有的口衔灵芝;还有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登上台阶,来到古祠后进,这里又一个“仙境”。一排落地窗门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各种形状,刀细刻,精致可爱,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谓“天工人可,人工天不如”。
从正厅出来,走进祠东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陋,另有风格。这一座副祠,为什么要建这副祠呢?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锚就法停航靠港,故从村请来一位姓住此护祠,丁姓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更怪事是,这家丁姓至今已16,代单传,是何缘故,还是一“谜”。
 古祠“谜”,又何止一。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说,关键是古祠地处风水宝地的缘故。此“谜”虽未解开,但没有蜘蛛网络,花雕更显采......

清晨离开时,回望龙川

龙川,一个很有故事的传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