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发表于2020-06-07 20:14:21查看 94回复3浏览 94

开着高尔夫嘉旅一起畅游美景吧,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介绍美景吧!

高尔夫嘉旅的颜值还是不错的!

寒山寺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现已有1400多年历史,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该寺为中国佛教十大名教之一。
唐代诗人张继赞美寒山寺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
寒山寺内有副十分典的楹联,上联:“人生能多如意”,下联:“万只求称心”。
  下图是距寒山寺远在公路上地建个牌坊,也许是即将进入寒山寺区的第一道景。

当步行到寒山寺验票南门口时,感到该寺外南侧一个小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的有特色,别有风趣,没有游览寺庙,先在寺外看看这个小公园。
  这是寒山寺外南侧一排房子的外南墙。这里蜿蜒小道路面十分讲究,是用不同颜小石仿佛雕刻出幅长长的画卷,艺术性十足。

公园一景

梵音阁
梵音阁,位于寒山寺外的南侧,共三层,全部为红木结构,共使用非洲紫檀木1600立方,光支撑的柱子就有144根整木,现已被基尼斯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红木钟楼”。
梵音阁中内有一个较大钟,高8.608米,大直径5.242米,被誉为“华夏第法华钟”。讲究就是它的重——108 。这座大钟苑耗8000万元。

梵音阁楼前有一座“中华第一诗碑”,高为16.9米,重400吨。碑身正面镌刻着清代俞樾所书唐代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碑的背面刻有乾隆御笔260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今这座诗已经被基尼斯认证为“世上最的诗”。

游览完这个精致小园林后,从南门验票大门进入,对面就是寒山寺一墙之隔的普明宝塔。出门向左走有一条东西道路,走到头向右西走数米路东,就是寒山寺的西门。该门前建了一个照壁,该壁正面上写有“寒山寺”,背面写有“和合祖庭”。
检票

普明宝塔

照壁上的“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绍兴人陶浚宣所写。据说清光绪年间,银元和铜板上“光绪通宝”就是陶浚宣所写。

西门检票大门

进入验票大门,烟雾缭绕,有的游客在烧香。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
殿内庭柱上悬挂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寒山寺;百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一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有泥塑金身的罗汉共五百尊,单双号相对而列。

寺内一景

普明宝塔

普明宝塔是寒山寺景区主建筑物,是一座仿唐五级楼阁式宝塔,呈正方形,由台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4米。宝塔台座为花岗石材料,高2.1米,宽16米,台座四角,各有一梯形方台,上卧铜镇狮,态威严,守护宝塔。塔身30米,木构方体,敦厚庄重,层阁复叠,耸然翬飞。塔身和台座有拱桥相连,计精巧,造型优美。宝塔西南各一,门楣上高“普宝塔”匾额。宝塔檐斗拱,雄疏朗,再现唐代庄重华丽的建筑风格。塔外周塔檐下悬有108个铃,风吹,铃声悦耳,增添几分感和气。南西面塔上挂着“拈花微笑”、“无寿佛”、“心见性”、“无上菩提”、“佛普照”、“如入禅”等匾。

法堂

普明宝塔对面就是法堂,坐北朝南,出檐甚大,具有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筑风格。堂前池水环绕,池中锦鲤游弋,池水上空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现在法堂作为寺内佛教图书馆。

普明塔院

这是寒山寺后院普明塔院,是工作人员办公的地方。

寒山寺内西南侧有一处南方小桥流水式的园林,设计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