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为何全国各地很少见到徽菜馆?
发表于2021-11-02 14:25:45查看 14回复0浏览 14

众所周知,我国有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中,最常见的当属川菜和湘菜,川菜和湘菜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也是老百姓不分地域最常吃到的。


除此之外,粤菜在广东,鲁菜在方,闽菜浙在东沿海地区都占有一席之地,淮扬就更用说,国宴基本上是以淮扬菜为主。你可能会发现,八菜系似乎少看到徽菜身影,既然如此,那徽菜凭什么入八菜系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多地方安徽菜馆多啊。实际上,八菜系的徽,不同于徽菜。徽菜其实专安徽徽州,徽州也就现在安徽黄山市,以及徽宣城绩溪县、江婺源县等老徽州一府六县地区。


大菜的徽,是安徽徽州地的菜,而整个徽菜统称。提到徽州很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徽文化、徽派建筑、徽等等都是发于此,徽学更是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我国大地方学科,盛极时。

头来,我们再来看徽菜为何能列八大系。说到底和强势文化有关,徽菜的鼎盛时期是在清时期,特别是清朝,这时期是徽的鼎盛时期,徽菜是跟随着徽走出徽州地的。


朝末年,随徽商逐渐没落,徽菜的扩张也逐渐偃旗息鼓,但由徽菜自成体,又有强大徽文支撑,因此徽菜至今仍然被列入大菜

除了徽商的没落,家平里很少能吃到正宗徽菜,其实还有3个主要原因。

首先,因为徽州地处山区,所以早期徽的食材大都用的山珍味,而现代会,这些山珍野味些都被列入护名录,不可能再食用了,徽菜就丧失了灵魂。


其次,徽因徽而兴盛,早期是徽拿来招待尊客人,很菜的作耗时耗力,因此价较,相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消费不起,他就无法做到像川菜、湘菜那样味美廉,遍地开花。

最后原因,其实就是人,明时期徽州文化是势文,人也比较稠密,因此将徽传播出去。但随着徽商的没落,及太平天国战乱导致的徽州地区人口锐减(今天的徽州人口才恢复到嘉庆时期一半),徽的载体不复存在。


这就是为何今天在全国各地,大家少看到正宗徽菜,但徽仍能列入八菜系原因。

如今知徽菜品牌代表有:徽商故里、安徽人家、老家、翰林宴、菜园、披云徽府、同庆楼、徽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