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6-20 12:00:36查看 736回复5浏览 736

近期和一些低空经济eVTOL龙头聊了下,有些产业信息值得更新。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

各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看到有企业拿到生产许可证,更是纷纷抛出橄榄枝。

原本所属地直接急眼,给地、给厂、给钱,企业不用资本开支,就能直接到生产环节。

当然,曾经的锂电和光伏,也都受到过类似待遇,我有点担忧“一拥而上”后不可避免的产能过剩。

 

第二是应用场景选择。

eVTOL要区别于大型飞机,主打着市内或者相邻城市间交通。

续航方面,刚开始不会太多,要考虑安全性。毕竟刚刚出现第一家量产企业,做所有事情都要优先保证安全,等产业成熟后,续航慢慢提升到100-200公里。

座位方面,量产型号是两人座,原因有三方面:1-2人出行概率最大;机型小巧,停机坪就不占地方;重量轻就成本低。

价格方面,长期愿景是,相同里程下和滴滴专车或豪车价格差不多,相当于是“打空的”。

因此,eVTOL替代短途出行是最大应用场景(不一定是最早),定位会偏高端和商务一些。

 

第三是国际化进展。

趋势明确:欧美不屑用,中东不够用,其他用不到。

欧美得益于地广人稀,机场很多,那边超过500公里续航的飞行器很是发达,低续航很难有机会。

中东特点是土豪多,eVTOL声音又轻又是无人驾驶,深得当地贵族喜爱。据说已经有订单,还邀请咱们国内企业去当地建厂。

其他地区像东南亚、非洲、澳洲等,要么是“穷亲戚”,要么是“落后分子”,连新能源车都还没弄明白,对低空经济根本提不起兴趣。

 

第四是市场资金态度。

按道理不能简单类比,但大体上看,美股投资者相对理性和谨慎。

如果EH在大A上市,股价应该比eVTOL更早“起飞”。

上市公司给海外投资者路演,每次都有很多机构来参加,听故事时候非常认真,频频点头,但一聊到投资就是猛烈摇头。

想要他们掏真金白银,必须看到实实在在的业绩。

 

总结而言,低空经济肯定是好赛道,eVTOL进展会超出大部分人预期,但如果真要做投资,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