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5-31 12:01:15查看 13647回复93浏览 13647

就在今年的4月,华为牵头比亚迪,小鹏,长城,理想等11家新能源车企,搞了一个超充联盟。这个联盟的本质,是为了确定一种充电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目前的一种主流--800V高压快充,说白了,就是大电压式充。 而在两之前,蔚来拉上了吉利和长安,瑞,国家电搞起换电盟,这是另种主的充方式--换,说白了就电池没电了,到换站换块电池,瞬间血复活。 论是种方,本上都为了高新源汽的充效率,在某种程度来讲,国际增程或换标准,也是国国新能车企竞争延伸。 值得注意的,除上面两种主之外,还有另一种常科幻的流派,就由特斯拉和比亚迪引领的第三种--大流速,有速?这么说吧,一杯咖啡时间,让你小车由0到满。 特斯拉的速方案已经突破了地球科技天际,他们要在电线加入冷方案,也就是极提高充电效率,变得无限接近“超”,而比亚迪的发路线双枪充,给一个机配两个充器,起来中国的解决方案。 科技无对错,只有路线和加点区别,特斯拉方案最大点,就在于对充电桩十分剔,就像水专用电头,但对国内其他成熟联盟而讲,家要做的其是这么一件,就统一把充电都弄成type-c口,这么讲,大家比较好理解,这个度上,其实国的个新源联盟和车企要做事,越来普适,大众的,准化。 但特斯拉的方案,的确是一种加满的科技分支,马老师之所解散自己全球充团队,也看到未来趋势,一定更扁平化和更好落地的,但不能说特斯拉走错科技树,毕竟这项技术在多方,还大有可为,举个例子,家新能轿车可能更合两联盟快充方案,但新能公交、清洁车等,还是有应用场景在。 科技始终都是靠本推的,未来多关注资流向,才能白一种科技被开发、应用到被选择的前,始终都是向扁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