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80年代的麻辣烫
发表于2021-02-03 15:49:04查看 25回复1浏览 25

每次回成都,都要吃一顿马路边边麻辣烫。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到致民路,感受一下老成都,最地道的风味。今天我们驾驶着探岳来到了所谓80年代的麻辣烫

略带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每天只要到了饭点,基本都要排队,吃出经验的我们基本是提前就到。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当然对于80年代的人来说,可能那时候有个这样的自行车都算是很不错的了。

马路边边是麻辣烫,其实也就是和串串差不多,理解为串串香也是没问题的,菜品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竹签串好的,吃什么自己拿,吃完以后数签签,另一种就是毛肚这样的,都是一盘一盘放好的,要吃什么也是自己端,最后一种就是小和小,点形式

虽然环境回到了80年代,但是卫生却比现在很多店都干净,拿菜的时候也能看到,能看到这些地方都是很干净的,而且每天来吃的人很多,所以菜都不会屯着,每天都是新鲜的食材,这样吃起来的口感也更好。

马路边边可能唯一让外地人不习惯的就是,没有鸳鸯锅,所以基本很多人都是吃的红油锅底,但是还算好,不是很辣。蘸料分为干碟和油碟两种,当然我觉得在马路边边就是要吃干碟才有意思,拿一个签蘸一下,直接就吃,有种烧烤既视

点了几个小菜,这个是花甲,虽然辣椒不少,但是真的不算辣,调料放的挺多,所以很入味,没有腥味,一碗的分量还挺大,基本够两三个人吃。

在马路边边,一定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唯怡,唯怡是什么呢?基本在四川才能看到的一种饮料,和在北京吃涮羊肉,也要喝北冰洋同理。

千层肚和脑花,千层肚倒是很多人都吃过,吃脑花应该算是四川特色之一。在四川人的吃货字典中,脑花的吃法挺多,可以烧烤、火锅、凉拌等等,马路边边做的脑花就是属于麻辣凉拌的类型,也是很入味,细细嫩嫩的。

哦对,大概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煮串串的锅,在四川的大多数地方,应该都叫ti锅,多数时候都是口语中使用,具体怎么写这个字,好像还真不知道。这种锅一般用来煮菜什么的用,外省通常是没怎么使用的,小巧精致,算是路边特色吧。

串串味道不错,属于好吃不贵的类型,因为店面不大,所以人多了以后略显拥挤,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都是90后或者80后,甚至年纪再大一点的人。我想,大概会有一些情怀在里面吧,毕竟人都是念旧的,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去吃一地道麻辣烫串串,还是不错

有烧烤自然离不开酒,这里的酒好像品种还挺多,主要是我自己不喝,也没怎么研究过,但是朋友很喜欢,每次都要搞点啤酒喝。

墙上还贴有得劲儿焖烤的蘸料吃法, 这个就有点贴心了,蘸碟有好几种,包括传统的干碟,比较独特的海鲜汁,开胃解腻的梅子酱,还有适合吃素菜的黄豆酱,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吃,比如我就喜欢传统的干碟和梅子酱,尤其梅子酱,搭着烤肉吃,的是点不腻。

烧烤好的串,会专门有个小架子来放,下面点了一个蜡烛,保持架子上的锡纸是热的,不至于拿上来的烧烤很快就冷掉了。

烤馒头片,整体烤的比较焦,蘸着炼乳很不错,可以当做主食来吃了,一串上面是两个馒头片,一人一串基本就够了。

烤口蘑、彩椒,估计很多人没吃过这两样,焖烤出来的果然还是和烧烤的不一样,更大程度保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没有像传统烧烤一样,在上面放很多很多的调料,不过吃的时候,还是要蘸点辣椒粉更好吃。既然喝了酒就不能车了,于是们只委屈探岳在地下室停一宿,而我们接着去喝酒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