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探访中华名镇腾冲和顺古镇
发表于2021-06-04 11:19:48查看 174回复0浏览 174

                                          探访中华名镇腾冲和顺古镇

       2021-03-03;04;05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景区 ,在这里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这个古镇游览了一遍。 

       2021年3月3日上午,到达了久负盛名的和顺古镇。这里的存车非常的方便,我们直接开进和顺古镇里面的存车场。然后,满怀着激情的走进古镇。多动听的名字呀,和顺,好听好记,透着中华文化的智慧。表现着人们对待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高的生活的境界,非就和顺。这古镇与我们往看见的古镇有所同,这座古镇完整地保留原生态的系,包括原住民。没有完全商业。在留了原始的生态系的同时,兼顾了旅事业开发。这是常难可贵

      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习惯了激烈的竞争,习惯了充斥的喧嚣,习惯了紧张的生活节奏。真的需要到这里来,亲身的体验一下,慢生活的节奏,安逸,轻松,平和,柔情。。。。。。

      到处都是自然的美景,到处都是平淡而休闲的脚步。慢下来,再慢下来。。。。。。看看身边,看看美景,看看身边的过客,慢慢体会一下。。。。。。平和,平静。。。。。。让浮躁的心静下来,忘却烦恼。。。。。。

这里有静静的,蜿蜒流淌着溪水,有善良的人们,有热情真挚的小店的老板,有友善的,不拒绝拍照的小姑娘闲坐路边。溪边有洗衣服的妇女,岸边有喂白鹅的老奶奶。一切都有着人在画中的感觉。

      这里有随处看见的稻田,也有可以品一杯上乘咖啡的咖啡屋,更加可贵的是,有非常友善,善谈的女老板,会与你介绍这里的美景,这里的文化积淀这里的名人,历史的渊源。

      有静静的流水,小溪,有身着白衫,抚琴轻唱的婀娜美女。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国5A级旅游区 [1]  。 [2-3] 

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和顺自古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这里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哲学艾思的故乡。全镇人口6000余人,在外华侨就达12000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日等十个国和地。主要文化旅游景有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和以弯楼子、刘家大院等为表的西合璧式古民居。 [3]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的古镇,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蓝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和顺寸、李、尹、刘、贾五姓,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其祖先就是此时奉命随傅有德、兰玉、沐英征齿、越南来的。平,军腾,均军功得封。

       如刘继宗授总旗官;尹图功授指挥,赠武略将军;寸庆领卫指挥职兼随军参赞;李波、贾受春亦授指挥。因云南距京城远,边境多战乱,于是设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敦村”(和顺古称)。

     《刘氏家谱》叙其始祖与寸氏祖遍览腾阳,最后发现此地,啧啧称赞说:“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坼……一两人心甚慕,不忍舍去。接踵而到的是,来自湖南的张姓,来自南京的赵姓、钏姓,来自河南的许姓。张、赵、钏、杨到冲时约在洪武末年,许姓则正统年随王骥征麓川而来。之前有曾、蒋、丘、番、冯姓,可能迁居他处。

        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子们收了国文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出了有着和顺特色地域文化。

       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国古建筑活化;其建筑风格,有“三坊照壁”、“合院”、“合五天井”,在这里你可以领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元素。尤其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具地特色是以火山石堆砌的阶,到雨水天气,能很的起到了防作用。

       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案,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

       请大家来看看我拍摄的相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