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6-02 23:08:07查看 119回复0浏览 119

威马第一款车是个紧凑型SUV:EX5,在一堆新势力里面,像个土包子。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威马在官网上说:威马要秉持“科技普惠”的初心,做“用得爽、用得起”的产品,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在蔚小理们调子定的一个比一个高的时候,沈晖选择了下沉,打人民战争,这很传统。

和新势力们不同的另外一点是,威马是个一开始就重资产运营的车企,就是自建工厂。

新势力们能够快速崛起,得益于把造车互联网化,能外包就外包,能买就买,轻资产小步快跑,用时间换空间。

这是外行造车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取巧的成功路线,但到最后,自建工厂,自己掌握生产话语权是躲不掉的事。

而沈晖却在一开始就说:“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

2016年,刚成立一年的威马就准备在浙江温州盖个智能工厂,一期投资67亿元;2020年,又在湖北黄冈盖了个工厂,投资比温州工厂少点不多,加在一起将近100亿,换来的是每年25万辆的产能。

除了建厂,威马在买资质方面也下了血本。花2亿从沈阳中顺汽车手里,给温州工厂买了资质;又花11.8亿,从大连黄海汽车这,给黄冈工厂买了个资质。到这,威马前期融来的钱基本烧干净了,但却让威马成了新势力中建最快、牌照全的企。

威马在销售上也非常像传统车企。前期冲销量的两款车型EX5和E.5大量面向大客户销售,比如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公司,总销量是好看了,但根据22年威马的招股书来看,2019、2020这两年,威马的B端大客户销售都占到了总业绩四成上。

为了挽救C端市场,威马也想过一些偏门招数,比如今天蔚来还在用的“半买半租”。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买车时不带电池,车价折半,9.99万元提车,想用电池可以租,也不贵,1599一个月,两年后还可以花39900买断电池……

不过好在,威马还提供了回购服务,两年的车60900回购,刨除租电池,相当于4万块钱开两年,虽然消费者还是亏,但至少不那么冤大头了。

总之,凭借着一系列骚操作,威马的销量在新势力中还算是能看,2021年总共卖了4.42万辆,事情到这里都还很正常,基本就是传统车企的路子,稳扎稳打。

那这样堪称天胡开局的威马,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