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4-05-05 10:07:57查看 215回复0浏览 215

前三期分别说了:能源形式,安全逻辑,智能辅助,这期说说:充电效率(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记得有一天我们昊铂车友群有个车友在抱怨,说充电太快了,在商场停好车,插上枪,自营桩可设置即插即充(默认自启动),就去逛商场看电影了,结果下来交了不菲的停车占位费,比电费还贵,真让人哭笑不得。

2024年各大电车厂家卷的一个方向就是推出各自的自营超级充电桩,4C/5C,甚至6C,呵呵,充电模式堪比换电模式,目前昊铂也有换电模式了,虽然没有“加电”平台的覆盖范围广,但现在也开始布局了。

充(换)电和加油一样快(甚至比加满一箱油还快),一样方便的时候,油车的存在价值就会越来越低,这也是大家憧憬的美好时代,更高更快更强就一定是最佳效率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简单说几点,你就明白了。

第一,目前所谓的各种超级充电指标都是理想状态下测试出来的,对电池电量(需要对电池预热且在80%电量以前),充电桩(造价高,覆盖范围小),车辆本身(价格贵),搭载电池特性(资源稀缺价格高),环境温度等都有要求,而且这种桩电价不便宜。

第二,大部分充电停车都是2小时免费,充分利用这两小时充电并免费停车去“办事”反而才是最有效率的,太快了反而不行,包括高速服务区赶路吃饭上大号,有时候就是欲速则不达,为了省钱反而多的钱都花出去了。

第三,有私桩的前提下,利用晚上8小时谷价时间充电(此时是睡觉状态),几乎任何电车都可以补400多公里续航(7KW*8小时大概是50多度电),这时的充电效率反而是最高的,价格也是最便宜的,而且不耽误一分钟时间,第二天就满血出发。(昊铂和埃送我各种卡我都用不完)

所以对于家用日常通勤来说,快就没啥用了,但快也有快的好处(包括换电),比如营运车辆(但大部分充电权益都不会下放给私人营运车辆)和公共交通系统(班车等),还有就是现在流行的V2G模式(闲时储能电网反向传)等。

更高更快更强是一种精神,这没错,但合理利用资源做最有效率的事才是生活的真谛,厂家们可以比拼各种极限,这没错,但实惠也要给到消费者,让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