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05-30 14:20:32查看 3回复0浏览 3

抛开宏观经济谈细分行业都是耍流氓,所谓、两个风口,现在的难题都是先稳住广义的市场大盘,然后才有机会奢想拉起增长。 2023年在出口不景气、房地产接着大降、制造业利润大降、失业率上浮等大环境影响下,很多业都感慨疫情管控结束生意却更难做了。 在这样的背下,私人消意愿会趋于守,敢贷款人会减少,企业花钱会更加谨慎,结果交易频率会幅下降,或说市场会萎缩。 也不问那些歌风行业拉就业人,你是不该换房子、换台能源车这种无聊问题了,你的机、钱包、空调、发们旧了该换了,新的? 数量庞的零、建筑装修、小工们的广大员工都赚到钱,牺牲绝大数的机经舱、低端车销。 另一面,互联巨头、金融、超级红的少许员工看起来赚了少,可他们消费掉几次行,台豪呢? 交易额等于价乘数量,豪和普通人消费的价一般也就几十倍,可数量上,零星有钱人跟庞大基层消费者可比吗? 下具体国产飞机和新能汽车两个所谓风口业。 飞机造商期待的业风具体啥?应该是旅客增加、大建机场、航司加、流订旺盛、航线加这种吧? 可别告诉我你指望这些方都不,单靠国产机替进口机退役就能撑得起国产飞机大繁。 航司会对你说“尊贵富豪您想赞我们换国产机吗?请多我们航司的旅程,请买头舱,这里有行业好的行积政策和增值服务”。 就像很多成熟公司一样,管理层萝卜满满当,管理策保守于不犯错,外备一大堆,你望现任的四十的伙们挨个排队退休,让你一个基层小兵晋升长总理?别开玩笑。 能源车同理,中国汽车盘在2017年见顶之后,新能汽车逐步加发展起来,但压根填不上燃油市场下滑。 加上新能车结构较燃车简,售后衍生服务也少,真落到产业链上,新源汽领涨岗位数注定不上燃油车削减的岗位数。 跟楼上提的房地产、零售、建筑工地、小工厂、互联网展一谐振,车的消费需求更难振。 至于出口,们现处于个高成低就的尴尬位置,玩具家电服装等被更低成本的南缅甸等虹,手机通信被制裁一轮,高铁基建兵汽车要和方世各种错综关的行业标准、法规入、环保、海外巨等周旋,AI互联影视娱乐仍然不敌……出的风也没有完全开。 总的来说,国产大机和能源车都好东,单它俩身能供的就业也可观,但G端/B端/C端场都大繁的宏经济环境下,它们样要担心买的人够多,行业会不会继续收缩,自己做的这块增长细分究竟还涨多少,吃得下多少缩减分的问题。 前两天的事,多家能源企的应商,国内力电池老三,中创航被曝光2000人校招offer违约了。 应该难猜,大众用日产吉利长城等燃油车为主的几十车企和它们供应们,今年应该又要缩招停招了。就算比亚迪校招再跟去年一样庞大,它吃得下大那么减量吗? 祝好。